春节吃香肠、腌肉是很多地方的习俗
也是“年味”的象征
临近年关,玉溪市研和振华肉制品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里,严秋和工人们正忙着加工香肠、腊猪脚、骨头参,为客人们准备新春的年货。
走进工厂的腊味风干车间
一阵阵腊肉香扑鼻而来
一串串色泽纯亮的腌肉、香肠
密密麻麻地挂满了风干车间的竹竿
△这些腊味都是经过腌制后风干而成,不经烟熏火燎,口味独特。
2002年,严秋的父亲严正华下岗后,在研和老街开了一个加工香肠的小门店,因其腌制的腊肉用料讲究,风味独特,他制作的香肠十分畅销。5年后,严正华成立了公司,产品也增加到香肠、板鸭、骨头参、腊肉四大类别。20年间,他家腌制的腊味成了很多玉溪人的年货必备品之一。严秋跟着家人,也学得了一手腌制腊肉的好手艺。
玉溪市研和振华肉制品有限公司负责人 严秋
近年来,到厂里购买腊肉的外地客人越来越多,严秋和快递进行了合作,客人在厂旁的销售门市里购买后便可直接邮寄。
玉溪市研和振华肉制品有限公司负责人 严秋
我们将会在产品的类别和产品的口味上再进行研发,做出更多的产品。我们接下来也会在抖音直播上,把线上这块做起来,让在外地的玉溪人能吃上家乡的味道。
自己晾的腊肉
吃起来才有过年的味道
每年秋冬季
严秋家在研和农贸市场
设置的香肠、腌肉代加工点
成了整个市场的“C位”
带着肉前来加工的市民络绎不绝
消费者 向士海
我们每年年底都要来装点香肠,吃了三四年了。今早买了20多斤肉,10点我就过来排着队了,已经排了一个半小时了。
市场商贩 杨婷
他家的生意每年从九月份,天气凉了以后,装香肠的人就相当多了。人多的时候都是排起长队,我们自己吃的也是在这里装,味道也可以呢。他家是我们研和几十年的老品牌了,品质各方面的放心的,朋友装香肠我们也是推荐来他家装。
据介绍,中秋节后,这里平均每天要加工350公斤左右的猪肉。进入12月,每天加工的量更是达到了2至3吨。
玉溪市研和振华肉制品有限公司负责人 严秋
编辑:王雪峰 审核:杨雪